船舶空調對自動調節系統的質量要求
以冬季取暖時的艙室溫度自調系統為例
它由置于艙室中的感溫元件(感受部分),調節器(調節部分)和空氣加熱器的蒸汽調節閥(執行部分)三個環節所組成。感溫元件隨時將所測得的艙室溫度(被調參數)作為調節信號輸入給調節器,在調節器中將此輸入信號與所要求保持的溫度調定值相比較。若此時艙室溫度高于調定溫度,兩者之間即輸入信號與調定值之間出現了偏差,于是調節器就改變其輸出信號的大小,將蒸汽調節閥關小,減少對加熱器的供汽量,將供風溫度降低,使室溫恢復至調定值。這一調節過程一直持續到艙室溫度接近原來調定的適宜溫度為止。反之,當室溫低于調定值時,則調節器發出相反的輸出信號,將調節閥開大,使艙室溫度回升到接近調定值。
任何自動調節系統也都和人工手動調節原理是一樣,在艙室溫度剛開始發生變化時,它不會馬上就進行調節。因為從感溫元件開始感到溫度變化并發出信號,調節器將輸入信號與調定值進行比較以及執行部分開始動作都需要一定的時間,這一落后時間稱為“調節遲延”。此外,在調節時也不是一次就能調好,必然會先調得過頭一些,然后再回調一些,經過幾次反復,才能將調節閥調至合適的位置。這就使艙室溫度這一被調參數在調節過程中發生上下波動,但這一波動越來越小,最后穩定在接近調定值的某一溫度下,于是調節完畢。在調節完畢后,被調參數總或多或少與所要求保持的調定值存在一些偏差,即使是采用比較完善的調節器也會有偏差,只不過是偏差較少,調節時間較短,波動得少些罷了。當調節器質量較差或型號選用不當以及調整得不好時,調節后的偏差就會很大,甚至波動一直延續下去,不能穩定,即所謂的發生了振蕩。
由上所述,除了要求自調系統能在被調參數發生變化時盡快地進行調節作用,即所謂靈敏性高之外,還可用下面三個指標來對其調節質量進行評定:(1)靜態偏差,它表示調節完畢后被調參數與原調定值之間的偏差,也稱為殘余偏差。(2)動態偏差,它表示在調節過程的波動中,被調參數所能達到的最大值與調節完畢后被調參數值之間的偏差,也稱為最大偏差。(3)調節過程時間,即從被調參數由外界影響開始波動至調節完畢所需的時間。
這三項指標的數值越小,表明這一自調系統的調節質量越高,但是,這也就使調節系統越復雜,所以不能不顧實際需要,盲目追求高的質量指標。例如,對裝水果的冷藏艙,由于蘋果、香蕉等對庫溫波動較敏感,要求庫溫波動不超過±1℃,那么使用靜態偏差不超過±O.25℃的速度比例積分調節器(如EPT60型)是合適的。但是,對于改善船員生活條件的空調,在靜態偏差等予±2℃時也不會引起什么不舒服,至于短時間的溫度波動較大和調節過程時間稍長一些也是允許的,所以船舶空調系統多采用一些構造簡單和維護方便的調節設備。
- 相關文章:
小型空調熱泵的工作原理 (2014-1-4 12:42:52)
船舶空調冬季取暖工況 (2013-12-25 17:1:59)
船舶空調通風工況/夏季降溫工況 (2013-12-25 16:59:3)
船舶用氯化鋰式電動濕度調節器 (2013-12-24 16:28:27)
船舶艙室空氣濕度的自動調節 (2013-12-23 16:1:47)
船舶空調用直接作用式風壓調節器 (2013-12-22 15:25:48)
電動積分風壓調節器 (2013-12-22 15:19:43)
船舶空調電動溫度調節系統 (2013-12-21 15:10:51)
船用空調氣動溫度調節系統 (2013-12-21 15:5:14)
船用空調液體溫包溫度調節器補充甘油的方法 (2013-12-20 14:58:32)
船舶空調液體溫包直接作用式溫度調節器 (2013-12-20 14:54:33)
氣體溫包直接作用式溫度調節器 (2013-12-19 14:46:21)
冬季取暖時空調系統的溫度自動調節器 (2013-12-19 14:39:53)
調節艙室或供風溫度的幾種基本方法 (2013-12-18 14:34:45)
常見船舶空調調節器的形式和特性 (2013-12-18 14:27:28)
船舶空調系統的自動調節 (2013-12-17 13:17:9)
船舶空調艙室的熱、濕平衡 (2013-12-16 12:46:24)
船舶空調雙風道空調系統的空調器實例 (2013-12-13 11:33:2)
空調系統冷媒水和熱水的調節管路 (2013-12-13 11:29:21)
船舶空調空氣的冷卻和除濕 (2013-12-12 11:12:6)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