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全批、全省唯 將打造“核四區”的功能布局
近日,發改委公布了全批17個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名單,合肥市作為安徽唯城市入選。為什么是合肥?今后,這個基地將如何打造?對于合肥市高質量發展又有何重大意義……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進行了調查。
【新機遇】“冷鏈”讓他們的生意越做越“火爆”
17日上午,在合肥周谷堆大興農產品際物流園水果交易中心,陳能文在門店忙里忙外。從推板車賣水果到成為全省水果配送的龍頭企業,多年來,他的水果生意越來越大。本地的精品水果,以及來自越南的火龍果、美的車厘子也是應有盡有。
現在,大潤發、誼品生鮮、蘇果等各大超市,大多都和他的“大世界果品”公司有生意往來。“生意能做這么好,少不了冷鏈物流的支撐。”陳能文說,從廣東進來的水果,如果沒有冷藏車的配送,到合肥肯定會損耗不少,而且口感也會變差。
如今,在他門店的樓,有個200平米的冷庫,里面存儲了剛剛從外地運輸來的新鮮水果。幾年前,陳能文還分三期投資創立了“新世界冷鏈物流有限公司”,門用于存儲新鮮的水果和蔬菜等。在他看來,這是自己的“兩個世界”。
在條馬路之隔的糧油冷凍交易中心內,昌隆食品貿易公司負責人張方林正在填寫單據。這個門面房有個80平米的冷庫,雞鴨豬肉牛肉及其水產品有序存放。張方林做生意20多年。“我還有個大冷庫,可存放400噸的貨物;有三臺冷鏈車,貨物可以發到巢湖、無為、舒城和六安等地。”
此次合肥市獲批批冷鏈物流基地,對于陳能文和張方林這些生意人來說,將是更大的機遇。“今后,本地冷鏈基礎設施肯定會越來越完善,冷庫、冷藏車、冷鏈技術這些會有更好運用。我們的貨物,也能從合肥發送到更遠的地方去。”

【揭秘篇】合肥區位優勢、基礎設施等條件得天獨厚
“今年4月份進行申報時,僅在安徽省就共有5個城市參與競爭。”在合肥市發改委貿易和服務處處長張彩云看來,此次合肥市獲得骨干冷鏈物流基地的殊榮,實屬不易。合肥市能夠終上榜,這得益于自身擁有的獨特優勢。
“多年來,合肥以打造都市現代農業為主業,全面提升農業農村發展力度。”除了有全第三大杭椒生產基地,張彩云介紹,合肥還有“長豐草莓”“合肥龍蝦”“巢湖銀魚”等多個全知名農產品品。2019年,全市主要生鮮農產品產量308.91萬噸,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94.49億元。
同時,合肥還堅持創新水果栽培模式,形成了以草莓、桃、葡萄為主體,全面發展的水果產業。以長豐草莓為例,通過冷鏈物流的保障,不僅銷往北京、上海、深圳等多個內大中型城市,還遠銷印尼、日本、俄羅斯等多個。
“我們的生鮮產品交易集散在全也是排頭兵。”張彩云表示,合肥擁有連接華中、華東地區的天然區位優勢,在全生鮮農產品集散交易與冷鏈物流網絡打造中發揮核心節點作用。當前,全市生鮮農產品交易規模位居華中、華東地區第方陣。
另外,合肥還打通了生鮮農產品全集散交易網絡,在中部、華東地區發揮重要生鮮農產品流通樞紐作用,產品流通集散輻射全各地。
值得提的是,水果交易和水產品交易已形成區域優勢。合肥周谷堆大興農產品際物流園已成為安徽大的水產品交易中心,經由合肥航空進境口岸進口的高端水果產品直銷華東地區,直接助推了冷鏈物流產業發展。
“全市冷鏈物流產業體系已具雛形。”張彩云透露,當前,全市已初步形成覆蓋上、中、下游的完整冷鏈產業鏈,各環節間聯動互通,打造了“從田間到餐桌”的冷鏈生態網絡。本地汽車、裝備制造、信息服務等優勢產業的發展,也為冷鏈物流行業提供了很好的軟硬件支撐。
數據,有時候能給人更直觀的感受。初步統計顯示,2019年,全市冷庫容量超過44萬噸,占全省冷庫總容量40%以上;冷鏈車輛700臺左右,約占全省冷鏈運輸車總量的1/4。
“近幾年,全市經濟社會迅速發展,提高了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費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對高端生鮮農產品的需求。”張彩云透露,2019年,合肥進口龍蝦、櫻桃、三文魚等高端生鮮產品約3700噸,是上年的2倍多,大大推動了全市冷鏈物流的發展。
當前,合肥市冷鏈物流產業主要集中在肥東、肥西、瑤海等物流基礎設施相對完善的地區。其中,以合肥周谷堆大興農產品際物流園為核心的基地范圍內,集聚了近20大中型冷鏈物流企業,企業聯盟集聚效應示范全。
【謀劃篇】整體打造“核四區”的功能布局
骨干冷鏈物流基地,這在全還是次,合肥如何打造?這是當前擺在合肥市面前的個重大課題。對此,張彩云透露,按照規劃,基地總占地面積2292.88畝,整體打造形成“核四區”的功能布局。
其中,“核”是以周谷堆大興際物流園為基礎的核心功能中心,“四區”分別是圍繞核心功能區配套建設的冷鏈云倉區、冷鏈智能運鏈中心、冷鏈城配中心以及西部輔助片區的冷鏈基地口岸中心區。
核心引領,聯盟共營生鮮冷鏈。基地平臺運營聯盟主體由合肥周谷堆大興農產品際物流園有限責任公司作為牽頭單位,百大肥西農產品物流園、永輝物流、大眾冷鏈等共同參與,通過業務合作協議,形成“1+8”的合作模式,發揮各自所長,協同運營,共同推進基地建設發展。
集采共配,創新生鮮冷鏈流通模式。“點對點”的運作模式變成“多對多”的運作模式,實現更高層次的集約化與規模化運作,以量集聚進步降低采購成本。聯盟內九企業共同組建冷鏈配送中心,城配功能由基地統調度,構造體化的基地生鮮農產品物流配送網絡體系,進步降低配送成本。
共享冷倉,集約生鮮冷鏈經營。基地建立共享冷倉,滿足基地集約化倉儲需求。冷庫運營由基地統調配,有助于提高基地內企業資金的周轉效率,實現冷庫的集約化管理,真正促成了多方共贏。
另外,基地還將依托周谷堆這個全批公益性示范市場、安徽省大的“大菜籃子”,踐行公共服務、搭建全省生鮮冷鏈幫扶平臺。
【前景篇】打造華中、華東地區冷鏈物流基地網絡支點
合肥打造骨干冷鏈物流基地,未來的前景如何?張彩云表示,接下來,合肥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將重點圍繞4個功能定位來打造,即:引領安徽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核心集散地、長三角地區冷鏈物流資源配置中心、骨干冷鏈物流網絡中的核心節點、參與“帶路”建設和際分工合作的發展新引擎。
未來,合肥將基本建立“干線運輸+區域配送”為主要特征的現代化多式聯運網絡,不斷擴大冷鏈物流產業輻射范圍,建立貫通南北、呼應東西、覆蓋全的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網絡,打造形成華中、華東地區冷鏈物流基地網絡支點,成為鏈接長三角、內、際主要生鮮農產品生產地和消費地的關鍵節點,暢通際內冷鏈物流大通道。
另外,還將進步增強本地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整合集聚冷鏈物流市場供需及上下游產業資源,補齊“先、后公里”短板,提高冷鏈物流規模化、集約化、組織化、網絡化水平,建成“全鏈條、網絡化、嚴標準、可追溯、新模式、高效率”服務全的現代冷鏈物流體系,確保生鮮農產品腐壞率低于8%,有效提升流通率達到60%。
這些,都將直接促進合肥市冷鏈物流產業和現代物流業發展,帶動實現生鮮農產品產業化發展,推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同時,依托合肥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將可以打造安徽全省生鮮農產品全產業鏈冷鏈物流體系。
【保障篇】次評上五星冷鏈物流企業獎補100萬
冷鏈物流要發展,政府部門的支持也必不可少。省發改委貿易和服務處負責人向記者表示,“我們將積對接發改委,做好相關項目申報和中央補助資金爭取工作;及時協調解決合肥骨干冷鏈物流基地中出現的問題。
”
張彩云表示,接下來,合肥市也將“真金白銀”支持全市物流業發展。其中,對物流企業建設的物流信息平臺投資額達500萬元以上的,按項目投資額的10%給予次性獎補,高不超過200萬元。
另外,對新晉升5A和4A的物流企業,合肥市將分別給予100萬元、50萬元次性獎補。值得提的是,對次評為五星、四星的冷鏈物流企業的,合肥市將分別給予100萬元、50萬元次性獎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