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發式經濟器
閃發式經濟器一般為一個立式的容器,一般不與壓縮機布置在同一個撬塊上。制冷劑液體從冷凝器或儲罐過來后,經過一個膨脹閥膨脹,然后進入閃發經濟器,膨脹閥由液位控制閥控制,所以制冷劑可以在閃發經濟器內維持一定的液位。在閃發經濟器內,飽和液體被供去系統蒸發器,飽和氣體直接去壓縮機的中間吸氣口。與盤管經濟器和干式經濟器的回氣口帶有吸氣過熱度相比,閃發式經濟器的回氣為飽和狀態,由圖2可以看出,效率也較前兩者高,大概為3%左右。
閃發式經濟器去壓縮機中間吸氣口的制冷劑為飽和氣體狀態,管路應該采取保溫措施,閃發經濟器的布置也不應離壓縮機太遠,防止壓縮機吸氣帶液。閃發經濟器內的壓力是經過膨脹后的壓力,比中間吸氣壓力稍高,所以壓差相對較低,這會影響系統蒸發器的供液閥的使用,因為壓差低了,不是所有的供液閥都能滿足要求。與盤管式和干式相比,這就是一些缺點了。
不管何種經濟器,在系統部分載荷時,效果會變得很差。設想當壓縮機工作在部分負荷時,看看經濟器的工作如何?當負荷下降時,經濟器的壓力也會下降,直到中間回氣壓力等于壓縮機吸氣壓力,與另兩種經濟器不同,閃發經濟器在這個時候會由于供液閥兩端的壓差太小,將影響系統的供液,而且這個時候,經濟器再也起不到經濟器的作用了。經濟器的回氣實際上相當于蒸發器的回氣,系統的運行和沒有經濟器沒有兩樣。為了維持一定的中間吸氣壓力和供液閥兩端的壓差,保證系統正常供液,需要在閃發經濟器回氣管路上加一個背壓閥,考慮供液閥的壓差將其關閉壓力設定在某一值。如果閃發經濟器是使用在多臺壓縮機組成的系統中時,在經濟器的回氣口上使用一個背壓閥,每條壓縮機中間吸氣支路上安裝一個止回閥,防止各臺壓縮機之間串流。此外,如果有獨立蒸發器(side load)的回氣管路和經濟器的回氣管路相連,為了單獨控制獨立蒸發器,在蒸發器的回氣口也應該安裝背壓閥。
除了上面所說的閃發式經濟器布置形式(圖1)外,還有另外一種布置形式(圖3)。相對于第一種布置來說,這種布置顯得更加緊湊,將儲罐和閃發經濟器的功能合二為一,省卻了一個容器,保溫等工作也變得相對容易,所以,不失為一種很好的選擇。圖3中,冷凝器中冷凝下來的液體聚集在冷凝器下面的集液包中,液位由液位控制器LC來控制。集液包的尺寸可以參考設計手冊中高壓儲罐一文,或根據液位控制器動作所需要的液位來選擇大小。有時候系統同時選擇了熱虹吸油冷的方案,集液包的尺寸相對來說要大一些,注意為熱虹吸油冷供液的管路應該由液位控制閥控制的液位以下引出。液位控制閥如圖3中那樣安裝在冷凝器側的稱為高壓側控制(high side control),還有一種方法是安裝在儲罐一側,稱為低壓側控制(low side control),方法不同,膨脹閥的動作也不同,高壓側方法時,應該是液位高開啟,用以防止冷凝器內熱交換面積損失過多;低壓側方法時則為液位低開啟,以保證系統有持續不斷的供液;兩種方法控制重點要素不同,視實際需要而定。同時為了保證一定的供液壓差,需要在中間回氣管路上安裝進口壓力調節的背壓閥。儲罐的設計除了要有足夠的儲液空間外,還應該有足夠的氣液分離空間,防止中間回氣帶液。
- 相關文章: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