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制冷系統是否存在不凝性氣體和處理方法
制冷系統存在不凝性氣體是制冷系統常見問題,制冷系統存在不凝性氣體后將會造成冷凝壓力偏高、造成換熱設備換熱能力下降、造成壓縮機排氣溫度過高、造成冷凍油變質等諸多問題。那么如何判別制冷系統存在不凝性氣體呢?制冷系統存在不凝性氣體后又要如何科學的處理呢?
可以用壓力表實測制冷系統的冷凝壓力(高壓壓力)與當時環境氣溫下的對應壓力作比較(可以同壓焓圖就行查詢)。如果實測壓力大于環境溫度下的飽和壓力,那么則說明該系統中含有不凝性氣體;兩者的差值大小即可視為是不凝性氣體含有量的多少。
假如某制冷系統R22系統實測的冷凝壓力是13.2kg/cm2表壓,而當時的環境氣溫是35攝氏度。通過查詢《R22制冷劑的溫度壓力對照表》,溫度35度時的對應壓力是12.81kg/cm2表壓,可以看出該溫度下的飽和壓力低于實際運行的冷凝壓力,說明該系統中存在不凝性氣體,其不凝性氣體的壓力含量為:13.2-12.81=0.39kg/cm2表壓力。
這個辨別和檢測的方法很簡單,也很實際和實用。說說如何排放,對于一些規范的中型以上的制冷系統,系統中一般都設有空氣分離器,可以按空氣(或不凝性氣體)排放的操作規程直接從空分(空氣分離器)中分離排放。
對于小型冷凍設備或無空分的系統,應該選擇在氣溫最低時段,系統停機時間最長,系統最高處的排空點排放。排放可以分多次進行,直到認為基本排盡為止。排放時應小心慢慢地,適當地開啟排空閥,切不可急開或開啟過大,盡量避免制冷劑被同時排出系統外。
不凝性氣體容易在低氣溫下,系統靜置的狀態下與制冷劑自然分離,它的比重比制冷劑小,分離后聚集在系統的高處(上方),所以應該選擇在氣溫最低時段,系統停機時間最長,制冷系統最高處的排空點排放。也可單獨從系統中的某個容器的上方直接開閥進行排放,或者分容器逐個排放都行。
通過以上的解釋,我想大家都會判斷制冷系統是否存在不凝性氣體和處理方法了吧。
- 相關文章:
冷凝器的檢修 (2014-3-12 15:12:10)
螺桿式制冷壓縮機的裝配與調整 (2014-3-12 8:41:23)
螺桿式制冷壓縮機零部件的檢修 (2014-3-11 13:32:44)
螺桿式制冷壓縮機的拆卸 (2014-3-11 8:26:0)
壓縮機軸封的修理 (2014-3-9 10:47:55)
活塞式壓縮機曲軸的測量 (2014-3-8 11:4:19)
活塞銷和連桿的測量 (2014-3-8 10:47:25)
活塞式制冷壓縮機的檢修 (2014-3-7 19:34:46)
制冷壓縮機零件損傷的原因及磨損規律 (2014-3-4 20:28:57)
冷凝器的維護保養 (2014-3-2 8:30:36)
蒸發器的維護保養 (2014-3-1 16:25:1)
冷庫控制部分常見故障的分析與排除 (2014-2-28 19:0:51)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