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電堆熱端冷卻系統
熱電堆熱端冷卻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幾種:1.液體冷卻。換熱系數約為100~1000W/(m2·K)
2.空氣冷卻。換熱系數約為3~6W/(m2.K)(自由運動),26~30w/(m2.K)(受迫運動)。
此外,還有利用物質熔化熱、物質溶解熱以及物質熱容量進行熱端冷卻的系統。
從工藝和結構的角度看,最合理的液體冷卻系統,是在熱端處建立一個水腔,使水直接進入熱端進行冷卻。許多制冷器均采用這種方法。一種冷卻水系統,它用于實驗室中的小型冷庫制冷器。矩形截面的黃銅塊l內有水腔2,塊與塊之間有墊片。黃銅塊的外面用絕熱材料包裹。熱電堆的熱端與黃鍋塊釬焊,以減少傳熱溫差。
環形熱電堆也是采用液體流經水腔時,將熱端熱量帶走的結構。
液體冷卻熱端的水循環系統,可分為自然對流水循環系統和強制流動水循環系統兩種。
自然對流水循環系統應用這一系統后,熱電制冷器熱端散發的熱量被水吸收。水回路中設有散熱器,當水處在裝有散熱片的管段內時,被外界空氣冷卻,降低了溫度,水的密度增加而下降。在管段的外面敷有小型制冷器的水冷卻系統。絕緣層,水在這一段管路內保持較高的溫度,因密度小而上升,從而構成了水的自然循環。為了增加熱端的散熱,在熱端1處裝有散熱片2,它浸在水中。盛水的水箱。熱端與水之間的熱流量很大,320~30倍于空氣自然對流的換熱系數。
采用空氣側散熱片的面積可以做得比較大,水將熱量傳給空氣時,熱流密度較小。為了綜臺評價冷卻水循環系統的性能,需進行水流的流體動力計算采用強制流動的水循環系統。水泵將水壓入熱端的水腔內,吸熱后的水流經空氣散熱器,再返回水泵吸入口。強制循環的水系統用于熱端散熱率大的場合,為配合這一散熱率,空氣散熱器采用強制通風的方式,以保證散熱器尺寸的合理性。
在散熱過程中,除對流換熱外,尚有幅射換熱。研究表明,即使在散熱片表面溫度不高的情況下,散熱器表面的幅射換熱仍起較重要的作用。據此,應使散熱器表面具有大的幅射能力。
- 相關文章: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