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電源線路故障故障分析:壓縮機不啟動,一般先從電源線路上查找,如電源熔斷器熔斷或接線松脫、斷線造成缺相,或電源電壓過低等.排除方法:電源缺相時電動機發出“嗡嗡”交流聲而不啟動.時間稍長熱繼電器動作,觸點跳開。可用萬用表交流電壓擋檢查熔斷器是否熔斷或測量電像電壓大小,若熔斷器熔斷,則更換適當容量熔斷器。
② 電動機燒毀或匝間短路故障分析:當電動機繞組燒毀或匝間短路時,往往會出現熔斷器反復熔斷的現象,特別是一推上閘刀開關時就熔斷,對于開啟式壓縮機,此時可聞到電動機里傳出的漆包線燒焦的臭味。
排除方法:用萬用表檢查電動機接線柱與外殼是否短路,并測量各相電阻值,如是短路或某相電阻小,說明繞組匝間短路,絕緣被燒毀。檢杳時也可用絕緣電阻表洲其絕緣電阻,若其電阻接近于零,則說明絕緣層己被擊穿.如電動機燒毀,可拆換電動機。
排除方法:熱繼電器觸點跳開時,首先應檢查其整定電流是否合適,并按下人工復位按鈕,若啟動壓縮機后不跳開,則應查出引起過電流的原因,修復后方可重新按下復位按鈕。發熱電阻絲燒斷時,應更換熱繼電器。
1、檢查制冷劑、水及電氣設備系統應正常;
2、試轉電機的轉向,由于螺桿壓縮機不應倒轉,為此可在拆下聯軸節的橡膠轉動芯子后試轉電機,其電動機轉向從壓縮機的一側看去,應是逆時針方向;
3、檢查油分離器的油面,正確的油面是開動油泵使油冷卻器內充滿油后,油位計指示正常;
4、檢查所有的壓力表閥是否開啟,以及溫度計插座內是否充入潤滑油;
5、檢查或開啟所有油路上的閥門,它們應是全開的;
6、起動油泵。查看油泵轉達向。油壓不低于0.05-0.3Mpa表壓(可以通過調節閥調節)。精濾油器壓差不超過0.1Mpa。用手轉動聯軸器,同時操作能量調節閥,使卸荷指示自0%-100%,再由100%-0%,然后停止油泵;
7、扳動壓縮機聯軸器,無卡阻現象;
8、開啟壓縮機上的排氣截止閥,關閉壓縮機至油冷卻器的回油截止閥;9、向油冷卻器供水,水量視油溫而定(噴油溫度為40℃-55℃較好);10、合上主電機電源放控制電源,電源指示燈正常。
啟動:
1、在能量調節指示器在0%的位置,有關中間補氣的所有閥門關閉,按下聯合起動按鈕,油泵首先起動,當油壓達正常時主機起動,同時開啟吸氣截止閥(當吸氣系統壓力較高時應緩慢開啟,不使負荷過大)。首先開車運轉,不宜運轉時間太長,約3-5分鐘即停車并觀察運轉是否正常;
2、能量調節指示器在0%的位置運轉30分鐘,并觀察運轉狀況;
3、當壓縮機運轉正常后,開啟能量調節閥,逐漸加載由0%到100%,當蒸發壓力與冷凝壓力的壓力比增大后,再開放中間補氣各閥,檢查各部分工作情況,是否正常可靠。
(1)當吸、排氣壓差較大時,而噴油壓力(即通過精濾油后的油壓與排氣壓力之差)較小時,應借油壓調節閥適當調高油壓;
(2)若發現油位計漏泄時,應在停車后檢修,油位計上下閥門工作時應處在全開位置,否則閥門便失去安全保護使用。
運行檢查:
1、檢查吸氣、排氣與油的壓力,溫度是滯在規定范圍內;2、觀察所有氣閥、油閥及管系統的開啟狀況,并檢查有無泄漏現象,壓縮機及油泵軸封允許有少量滴油;3、觀察機器運行振動狀況及聲響;4、檢查冷卻水系統;5、觀察電機的電流、電壓。
停車:
首先將能量調節指示自100%減至0%,然后按下聯合停機按鈕停止主機和油泵,關閉排氣截止閥。待均壓后再關閉吸氣截止閥,打開壓縮機至油冷卻器的回油閥,關閉冷卻水。
1、安裝前檢查感溫包是否完好;
2、膨脹閥安裝位置必須靠近蒸發器的地方,閥體應垂直安裝,不能傾斜或顛倒安裝;
3、安裝時應注意使感溫包內的液體始終保持在感溫包內,因此感溫包應比閥體裝得低一些;
4、感溫包盡可能安裝在蒸發器的出口水平回氣管上,一般應遠離壓縮機吸氣口1.5M以上
5、感溫包不能安裝在有積液的回管上;
6、若蒸發器出口帶有氣液交換器時,一般將感溫包裝在蒸發器的出口處,即熱交換器之前;
7、感溫包通常安置于蒸發器回氣管上,并緊貼管壁包扎緊密,接觸處應清除干凈;
8、當回氣管直徑小于25MM時,感溫包可扎在回氣管的頂部;當直徑大于25MM時,可扎在回氣管的下側45°處,以防管子底部積油影響感溫包的感溫效果。
二、膨脹閥調試技術
1、蒸發器出口應利用溫度計測溫或看吸氣壓力來校核過熱度;
2、膨脹閥調過熱度太小(供液量太大),調節桿應順時針方向轉動半圈或一圈(即增大彈簧力,減少閥開度),使制冷劑流量減少;調節桿螺紋一次轉動的圈數不宜過多(調節桿螺紋轉動一圈,過熱度大約改變1-2°)。
3、膨脹閥調節經驗:轉動調節桿螺紋改變閥的開度,使蒸發器回氣管外剛好能結霜或結露。對蒸發溫度低于0度的制冷裝置,若結霜后用手摸,有一種將手粘住的陰冷的感覺,此時開度適宜;對蒸發溫度在0度以上的,則可視結露情況判斷。
4、膨脹閥正確的調試,直接影響冷庫降溫效果及節能。冷庫降溫緩慢,多為膨脹閥調整不當,根據制冷劑的熱力性質,壓力越低,相對應的溫度就越低;壓力越高,相對應的溫度也就越高。其中膨脹閥的調節是最為關鍵的。膨脹閥的開啟度小,制冷劑通過的流量就少,壓力也低;膨脹閥的開啟度大,制冷劑通過的流量就多,壓力也高
三、膨脹閥調試注意事項
如果膨脹閥出口壓力過低,相應的蒸發壓力和溫度也過低。但由于進入蒸發器流量的減少,壓力的降低,造成蒸發速度減慢,單位容積(時間)制冷量下降,制冷效率降低。相反,如果膨脹閥出口壓力過高,相應的蒸發壓力和溫度也過高。進入蒸發器的流量和壓力都加大,由于液體蒸發過剩,過潮氣體(甚至液體)被壓縮機吸入,引起壓縮機的濕沖程(液擊),使壓縮機不能正常工作,造成一系列工況惡劣,甚至損壞壓縮機。 因此,膨脹閥的開啟度,應根據當時的庫溫進行調節,即在庫溫相對應的壓力下調整。
膨脹閥調試必須仔細耐心地進行,調節壓力必須經過蒸發器與庫溫產生熱交換沸騰(蒸發)后再通過管路進入壓縮機吸氣腔反映到壓力表上的,需要一個時間過程。每調動膨脹閥一次,一般需10~15分鐘的時間后才能將膨脹閥的調節壓力穩定在吸氣壓力表上,調節不能操之過急。
壓縮機的吸氣壓力是膨脹閥調節壓力的主要依據參數。通常容易出現過濾網的堵塞、感溫劑的泄漏等故障。造成調節反應不靈敏,調節失控或無法調節等。當膨脹閥的進口處出現結霜(或閥蓋也結霜),進液管的溫度比常溫低,甚至結露;壓縮機的吸氣壓力低于庫溫下的相對應壓力,機器運轉溫度和排氣溫度高,制冷溫度下降緩慢或降不下,多為膨脹閥的濾網堵塞,或臟堵冰堵故障。
1)在螺桿與壓縮室以及陰陽螺桿間形成動態密封, 減少制冷劑在壓縮過程中由高壓側向低壓側的泄漏。
2)冷卻被壓縮的制冷劑, 油被噴入壓縮機內, 吸收制冷劑氣體在壓縮過程中產生的熱量, 降低排氣溫度。
3)在軸承以及螺桿間形成油膜用以支撐轉子, 并起潤滑作用。
4)傳遞壓差力量, 驅動容量調節系統, 經由壓縮機的加卸載電磁閥的動作, 調節容調滑塊的位置, 實現壓縮機容量調節控制。
5)降低運轉噪音
說明:壓縮機內部潤滑油是維持壓縮機正常運轉之關鍵,一般潤滑油的問題有:
1)異物混入,致潤滑油污染,阻塞機油過濾器。
2)高溫效應致潤滑油劣化,失去潤滑功能。
3)系統水份污染、酸化、侵蝕電機。
2.壓縮機冷凍油檢測和更換:
對于系統廠商而言,壓縮機冷凍油的檢測和更換周期與其生產制程的工藝控制有關。如果系統的蒸發器和冷凝器及系統管路的潔凈度控制比較好,那么相對而言進入壓縮機的污染物就比較少,檢測和保養周期就可以相對加長。
主要監測指標:
1)PH值指標:潤滑油的酸化,會直接影響壓縮機電機壽命,故應定期檢查潤滑油之酸度是否合格。一般潤滑油酸度低于PH6以下即須更換。若無法檢查酸度則應定期更換 系統之干燥過濾器,使系統干燥度保持在正常狀態下。
2)污染度指標:如果100ml的冷凍油中污染物超過5mg,建議更換冷凍油。
3)含水量:超過100ppm,需要更換冷凍油。
更換周期:
一般每運轉10000小時須檢查或更換一次潤滑油,且第一次運轉后,2500小時建議更換一次潤滑油并清洗機油過濾器。因系統組裝的殘渣在正式運轉后都會累積至壓縮機中。所以2500小時 (或3個月) 應更換一次潤滑油,然后依系統清潔度狀態定時更換,若系統清潔度佳,可每10000小時 (或每年) 更換一次。
壓縮機排氣溫度若長期維持在高溫狀態,則潤滑油劣化進度很快,須定期(每2個月)檢查潤滑油化學特性,不合格時即更換。若無法定期檢查則可依以下建議表執行。
3.冷凍油更換操作方法:
更換冷凍油不做內部清理:
開啟螺桿壓縮機,將系統冷媒回收到冷凝器側(注意最低吸氣壓力不低于0.5Kg/cm2G),將壓縮機內冷媒排除,保留些許內部壓力,將冷凍油從壓縮機的放油角閥排出。
更換冷凍油并作內部清理:
放油的動作如前所述,冷凍油排除干凈且壓縮機內外壓力平衡后,用內六角扳手將法蘭螺栓松脫,拆出機油過濾器接頭和清結孔法蘭(或油位開關法蘭)后,將壓縮機油槽內的污染物去除干凈,并檢查機油過濾器孔網是否有破損,并將其上的油泥、污染物等吹除,或更換新的機油過濾器,注意換新時過濾器接口螺母要旋緊,做好密封,防止內漏;機油過濾器接頭內襯墊一定要換新,防止內漏; 其他法蘭襯墊也建議更新。
4.注意事項:
1.不同牌號的冷凍油切不可混用,尤其是礦物油和合成酯類油切不可混用。
2.如果更換不同牌號的冷凍油,注意要將系統內殘存的原冷凍油排除掉。
3.有些油品因有吸濕的特性,所以不要將冷凍油長期暴露在空氣中。安裝時盡 可能 縮短暴露的時間,并做好抽真空操作。
4.如果系統發生過壓縮機電機燒毀故障,更換新機時要特別注意將系統殘存的酸性物質去除,并在調試運轉七十二小時后檢查冷凍油的酸度,建議更換冷凍油和干燥過濾器,降低酸蝕的可能。此后運轉一個月左右再次檢測或更換一次冷凍油。
5.如果系統曾發生過進水的事故,要特別注意將水分去除干凈,除更換冷凍油外,要特別注意檢測油品的酸度,并及時更換新油和干燥過濾器。
加氨首先應進行局部加氨查漏,即略微開啟氨瓶上的閥門,打開排氣閥排出該管段中的空氣,待聞到氨味時迅速關閉排氣閥。如未設排氣閥,可略松開活接頭進行排氣,然后再上緊。并用酚酞試紙潤濕后,置于排氣口(或活接頭)處進行檢測,當試紙變紅說明該部位有滲漏,應及時進行檢修。待全部正常時,即可打開氨閥向系統加氨。當系統中氨液送入壓力達0.2MPa左右時,應停止加氨,進行對系統的局部灌氮查漏。如局部氨查漏合格后,即可進行全系統加氨。在向全系統加氨前,應再次檢查開啟狀態和冷凝器冷卻水系統運行是否正常,檢查氨壓縮機是否正常,電源電路是否正常。
加氨時利用氨瓶中的壓力高于系統壓力自動向系統往入氨液,剛開始時不必啟動氨壓縮機,當氨液吸熱蒸發為氣體時,其系統內氨氣逐漸增多,壓力也逐漸增加。當氨瓶內和系統內的壓力相等時,氨瓶的剩余氨液無法自動注入,此時關閉貯液器的出液閥,啟動壓縮機,使低壓系統中壓力保持低壓狀態,降低蒸發器的壓力,則能繼續向系統加氨。在啟動壓縮機時,應保證冷凝器中冷卻水系統運行正常,當記錄的加氨量達到規定值時,并檢查貯液器上的液面高度正常,即可完成加氨工作。加氨時,為了檢驗氮瓶內的氨液是否注完放凈,可檢查氨瓶瓶口或接近瓶口管道上是否有局部結霜。無霜時說明氨液已放凈,可關閉氨閥和加氨系統管道上的氨閥,重新更換氨瓶,同時記錄空瓶和新瓶的重量,以便計算充入氨液量。
如在負荷運轉時,氨液不足仍可繼續向系統加氮,根據系統的設置可進行調試和試生產的工作程序。
是否通過正規渠道購買正規廠家生產的制冷劑,如價格明顯低于市場價格的制冷劑,應該引起高度警惕。
如果您有檢測條件,建議在使用制冷劑前對其純度和酸度進行檢驗,對于檢測結果明顯低于行業標準的制冷劑不建議使用。注:合格的R22制冷劑純度應大于99%(優質制冷劑純度大于99.8%),酸度(以HCL計)應小于0.0001。
如果您不具備制冷劑檢測條件,建議在使用制冷劑前對其進行簡單檢查,簡單檢查的方法可以是:[1]將制冷劑罐倒置,并釋放少量制冷劑到一張白紙上,如果在白紙上有明顯雜質或液態水出現,說明制冷劑質量不佳,不建議使用;[2]接壓力表測試制冷劑瓶壓,對照制冷劑溫度壓力特性表,檢驗瓶內壓力是否在正常值范圍,如壓力明顯異常則不建議使用。并且在制冷劑使用到一半時,可再次測試瓶內壓力,對于R22這種單一成分的制冷劑,兩次測量瓶壓值應該很接近,但對于劣質制冷劑,通常混有多種成分,瓶內制冷劑使用后由于成分比例的變化通常瓶壓會有較大差異,如遇到此類現象,建議立即停用該制冷劑,并要將已經充注到系統中的制冷劑排放干凈以避免污染系統。
在系統調試運行階段,如果發現如下異常現象:[1]系統制冷能力明顯不足且經檢查沒有發現其他異常的情況需關注制冷劑;[2]系統干燥器過濾器或膨脹閥出現堵塞,且堵塞物是黃褐色臘狀或黑色油泥狀異物時需關注制冷劑;[3]系統運行過程中出現高、低壓壓力或溫度異常,或者停機狀態時系統平衡壓力異常(可對照制冷劑溫度壓力特性表),需關注制冷劑。當出現這些異常現象,建議從系統中抽取制冷劑進行純度檢測,以排查劣質制冷劑風險。并在此期間,建議將壓縮機側制冷劑排空或將全系統制冷劑釋放掉,以避免潛在劣質的制冷劑與壓縮機接觸進而損壞壓縮機。
一旦發現由于劣質冷媒引起化學污染而造成機組部件或壓縮機故障,那么該現場中曾使用相同來源制冷劑的機組(即使該機組還能正常工作)也都需要更換制冷劑。因為劣質制冷劑中有危害的化學成分的影響有時是緩慢的,可能會在較長使用時間后造成系統失效。
一、疫苗冷庫特點
疫苗冷庫適宜保存的溫度為-5℃~+8℃左右,與水果冷庫的保鮮溫度大致相同,但是疫苗冷庫對溫度和濕度的穩定性要求更高,所以對冷庫安裝公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能夠安裝疫苗冷庫的制冷公司需要具有好幾項資質,這樣才能保證安裝出來的疫苗冷庫質量有保障。
二、疫苗冷庫結構
1、疫苗冷庫的保溫板采用聚氨酯雙面彩鋼板,這種冷庫保溫板的主要效果就是密封性能好,保溫效果優秀,還有防潮效果也較好,我們公司在建設疫苗冷庫首先考慮的就是這種保溫材料,確保疫苗冷庫的制冷效果,冷庫門采用電動冷庫門,冷庫管理人員進出的時候可以及時有效的開關門,避免冷庫制冷量流失。
2、疫苗冷庫壓縮機機組一般采用高端的質量有保證的機組,機組運行穩定性強,蒸發器高效風冷式蒸發器,能夠有效的滿足冷庫的制冷量,并為套制冷機組,一備一用,保證冷庫制冷效果,冷庫燈采用的是冷庫專用LED高效節能燈,具有抗低溫,能耗低,使用時間長等優點,可以有效的節約疫苗冷庫的運行成本。
3、由于醫藥冷庫對溫度的要求要高,對溫度的自動控制和調節程度也較高,疫苗冷庫的溫度控制系統采用微電腦全自動控制,不需要專門的人來進行操作,可以遠程遙控,當溫度超出一定范圍時就會自動報警,對疫苗的妥善保存具有重大的意義。
醫藥冷庫管理過程中,出現溫度監控失誤,主要是管理上出漏洞,其實醫藥行業GMP,GSP要求的冷庫庫內溫度在2℃~+8℃范圍內為最佳,一般冷庫控制系統設置上限7℃開機,下限2℃停機。現在的自動控制系統已經完全可以采用短信報警方式,遠程監控冷庫內溫度。遠程短信報警通過溫濕度傳感器反回的數據,自動對超限溫濕度數據判斷,達到上限后系統就會將短信發送至管理人員手機上,并且報送當前庫內傳感器測得的溫度,濕度。這是被動方式,第二,管理人員還可以主動發送短信代碼至系統查詢,系統會立即反回當前庫內溫濕度信息,做到主動被動監控冷庫溫濕度。達到完全無人值守。
目前醫藥冷庫,制冷技術、監控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全國各地建造設計的非常多。控制系統采用全自動微電腦控制技術,并監測和記錄儲存區域的溫度、濕度,智能電腦溫度控制,高精度溫度傳感器的溫濕度記錄儀(配有報警裝置),短信報警功能; 能夠滿足應用中長時間監測的要求,當檢測到溫濕度達到所設定的上下限狀態時,此設備便出現聲光告警。冷庫內配有備用制冷機組,當常用機組遇故障停止工作時,系統自動啟用備用機組,恢復冷庫正常運轉,不影響庫內藥品、疫苗及相關設備的正常存放。
二、利用輔助噴射器,將系統抽真空后進行密封性試驗。利用第一、第二輔助噴射器將系統抽真空至剩余壓力小于21.328千帕,關閉與大氣相通的閥門,經一定時間后,記錄系統內的壓力上升值及其相應時間,系統壓力總的上升值不得超過46.655千帕,然后按下式計算中心系統內每小時漏入空氣的總量:
G=0.095(V/T)(`P_2`-`P_1`)
式中:G——系統內每小時漏入空氣的總量(公斤/時)
V——真空系統總容積(`米^3`);
`P_1`——關閉閥門時系統內的絕對壓力(千帕(毫米汞柱))
`P_2`——定時間后系統內的絕對壓力(千帕(毫米汞柱))
T——系統內壓力從P1升至P2所經過的時間(分)。
計算值G應小于規定數值并應用棉紗或薄紙等物對連接處檢漏,查明后消除泄漏,再重新試驗,直至合格。
1.建筑部分
常溫倉庫建設的一些基本要求和原理,例如選址、建設規范等,在冷庫建設的時候同樣適用,在這里就不一一闡述了。下面主要介紹冷庫建設時需要特別注意的要點。
先來看冷庫的隔熱設計。建設冷庫時必須做好隔熱防潮措施,這也是冷庫建筑設計的關鍵問題。首先要保證隔熱層具有連續性,不能有裂縫,否則會導致出現“冷橋”,使冷庫內的冷氣傳導到室外。在實際設計建造中,隔熱層往往會被柱子、梁、隔柵、門框所隔斷,因此在構造上要保證隔熱層通過時連續不斷。其次要選擇合適的隔熱層材料,確定隔熱層的厚度。隔熱層厚度是一個技術經濟指標:若采用隔熱層的厚度小,圍護結構總隔熱就小,通過圍護結構的熱流量增加,運行耗能大;若采用隔熱層的厚度大,庫內冷氣溫度穩定,運行中節約能量消耗,但一次性工程造價將增加。因此,冷庫隔熱層厚度應當通過技術經濟比較確定。
其次,與傳統冷庫相比,現代低溫物流中心的地面需要更強的荷載能力及保溫、耐磨能力。墻體方面,由于整個冷庫是以冷庫板拼裝而成,因此需要考慮墻體與頂板的保溫連接,減少冷量的損失。
第三,現代低溫物流中心一般建有低溫穿堂、封閉式月臺,并設置電動滑升式冷藏門、防撞柔性密封口、站臺高度調節裝置(升降平臺),實現“門對門”式裝卸作業已成為現代化物流冷庫的標志。
在此著重談談冷庫必備的物流裝備——冷庫門。隨著很多冷庫的物流操作越來越頻繁,冷庫門成為運行最繁忙的一種物流裝備,也是冷庫高效運營的關鍵一環。一些物流設備供應商,如美國瑞泰公司推出了快速冷庫門以取代傳統保溫型工業滑升門,這種新型冷庫門具有保溫好、密封好、速度快的特點,可以達到減少熱交換、降低能耗的目的。快速冷庫門解決了冷鏈物流中心面臨的兩大難題:一是符合一般速度的冷庫門難以做到的貨物高吞吐量要求;二是完美解決了結霜結冰問題。
2.內部物流倉儲系統
這里主要涉及平面布局、倉儲設備、搬運設備、揀選設備、條碼追溯系統的改造和應用。
1)平面布局
首先需要考慮低溫物流配送中心的動線設計與功能分區的合理性。考察的內容主要包括配送中心內、外的交通組織(人流、車流、物流),以及出入口、停車場、辦公區、生活區、動力室、配電室、制冷機房、污水處理室、警衛室的位置等。而許多傳統冷庫往往不具備生鮮加工、配送、辦公、生活配套等功能,造成客戶使用不便、服務水平低等弊端。此外,現代低溫物流中心通常根據生產經營的需要,設置專門的理貨間(區),理貨區的溫度一般控制在0℃~7℃。
2)倉儲設備
早期設計的冷庫多采取地堆形式儲存商品,沒有貨架,多數建筑物的層高不夠,影響了存儲效率,地堆也不利于商品的先進先出管理,揀選操作也極不方便;此外,建筑物的地面荷載能力也不能滿足高位貨架3噸以上的荷載要求。由此可以看出,舊冷庫在選擇倉儲設備時受到多方面因素的限制。
現代低溫倉庫多使用高位貨架提高儲存效率;針對儲存貨物品種、數量、出入庫頻率的需要,合理選用駛入式貨架、后推式貨架、橫梁式貨架、自動立體倉庫或移動式貨架。同時,為提高商品貯藏質量和減少損耗,采用托盤存儲、叉車裝卸搬運。很多冷庫采用計算機管理系統,可以實現庫內物流作業、溫度控制、制冷設備運行全自動化,不僅減少了操作人員,而且能隨時掌握庫存貨物的品名、數量、貨位、入出庫情況和庫溫變化情況,并能夠實現自動結算保管費用和開票等,大幅提高了管理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
3)搬運設備
叉車是冷鏈物流系統中最常使用的搬運設備。針對適用于低溫環境的專業叉車的選型問題,海斯特叉車公司的專家認為:在冷庫內外,冰火兩重天,盛夏季節最高內外溫差可能高達80℃。因此,冷庫中使用的叉車需要專門的設計與制造,要充分考慮到低溫、濕滑路面、冷凝水、結冰以及鹽水腐蝕等不利因素對叉車的不利影響,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
4)輸送揀選設備
如今,有越來越多的自動輸送分揀系統應用于冷鏈物流中心。很多冷鏈物流中心自動化程度要求非常高,甚至是全封閉式運營,這就要求冷鏈物流中心中的物流設備的等級需達到IP65,且能在-30℃,做到在安全、可靠且環保的條件下無故障長期運行。
低溫物流中心一般采用RF、電子標簽輔助揀選系統等揀選設備,會用到很多數據終端設備。這些專為嚴酷的冷鏈環境而打造的移動數據終端,非常適合高強度分揀掃描,采用了內部加熱系統和屏幕除冰技術以及特制電池組,能夠優化產品操作生命周期和操作員進出冷凍環境的可用性,能夠在零下30℃的低溫環境下正常運行。
此外,從物流技術發展趨勢來看,基本上朝著無人化、高效率、高周轉率、節能、環保等方向實現技術水平的提升。冷鏈物流系統的高效運作,不僅離不開硬件設備的支撐,在軟件系統及整個物流方案規劃上,也需要有特別的設計。
3.制冷系統發展趨勢
一是節能技術的應用。現代低溫物流中心的制冷系統設計更加注重環保和節能。庫房溫度控制要求范圍寬,制冷設備的選型、布置和風速場設計應考慮適用多種貨物的冷藏要求,并配有完善的庫溫自動檢測、記錄和自動控制裝置。
二是蓄冷技術的應用。為了避開用電高峰時段的高電價,以降低冷庫運營成本,不少企業往往采用冰蓄冷技術,利用晚上電價低時將水制成冰,白天再釋放冷量,用于辦公區域的空調制冷或加工間的低溫空調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