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類凍結過程中的生化變化
生化變化:肉的生物化學變化主要表現在蛋白質變性和膠體性質的破壞。1.蛋白質變性。原因如下:(1)鹽析作用:肉類凍結時,由于肉汁中的水分不斷結冰,未被凍結的溶液的濃度增加,使蛋白質發生鹽析作用從溶液中析出,這種蛋白質凍結變性,在初期是可逆的,如時間過長,就變成不可逆。
(2)氫離子濃度的影響:肉中酸類電離度很小,由于蛋白質是兩性電解質,在這種溶液中,酸量增減對氫離子沒有影響。肉類凍結時,冰結晶生成,剩余的汁液中的酸濃度增加,由于鹽析作用引起蛋白質變性,使溶液中可溶性蛋白質逐漸減少。同時水分凍結也使蛋白質的機械性能破壞,溶液中蛋白質所引起的緩沖作用減弱,氫離子濃度增加。故在凍結后,肉體中少量的酸類就對氫離子濃度發生很大影響,促使蛋白質變性。
2.膠體結合水的凍結。肉中肌肉組織液是蛋白質的膠體溶液,也就是蛋白質分子和結合水形成的膠體質點分散在游離水中。凍結時,游離水和膠體結合水相繼變成冰結晶,與蛋白質質點相離析。膠體結合水凍結時破壞了組織蛋白質的膠體性質,削弱了蛋白質對水的親和力。解凍時,這部分水不能再與蛋白質結合,這種不可逆變化使肉組織不能恢復到未凍結時的膠體狀態。
3.微生物受抑制,寄生蟲致死。在低溫下,凍結肉雖不能完全達到殺菌,除個別微生物仍生存外,大多數微生物都能被抑制。凍結對寄生豬、牛肉中的旋毛蟲,囊蟲等都有致死作用:旋毛蟲在溫度一17℃以下時,兩天就死亡;絳蟲類在一18℃時,三天死亡;肉中的弓型屬類毒素在一15℃時,兩天以上即可死亡;囊尾蚴在一12℃時即可完全死亡。
- 相關文章:
水果、蔬菜的凍結 (2013-9-7 17:6:32)
魚類的凍結 (2013-9-1 15:37:9)
禽的凍結與冷藏 (2013-8-26 10:35:53)
肉類在凍藏過程中的變化 (2013-8-24 9:29:29)
肉類凍結過程中的物理變化 (2013-8-23 9:20:38)
凍結速度 (2013-8-22 16:33:52)
特殊致冷介質凍結法 (2013-8-22 16:27:11)
氣化致冷劑凍結法 (2013-8-22 16:4:6)
冷藏的目的 (2013-8-20 14:30:55)
乙酰化單甘油降低肉冷卻干耗法 (2013-8-20 14:26:52)
肉的氧化變褐 (2013-8-19 14:23:45)
肉的寒冷收縮 (2013-8-19 14:20:7)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