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冷卻過程
肉的破熟牲畜屠宰后,在冷卻過程中,肉發生一系列的變化。成熟過程包括兩個階段,即死亡后僵硬和自溶過程。1。死后僵硬:動物死后,肌肉便開始僵硬收縮,嗣體變硬,肉汁不透明,這就是所謂的僵硬現象。其原因為:新鮮的動物肌肉呈中性或弱堿性,肌肉中的蛋白質處于半流動狀態。屠宰后肉的糖原開始分解,產生乳酸,肌磷酸等也分解生成磷酸,使肉變成酸性。當肉的pH值到達8。0N6.2時,由于肌漿蛋白質的保水性增加,肌肉開始發硬,關節失去活動性,進入由鹵內蛋白質膨脹而形成的死后僵硬過程。這時肌肉厚度增加,長度縮短。
從死后僵硬開始到僵硬結束的時間越長,保持肉新鮮的間吐土越長。所以死后僵硬對保持肉的品質具有重要意義。將屠宰后的肉迅速冷卻,使肉體溫度下降到不使其凍結的溫度范圈商;溫度保持越低,達到僵硬持續時間越長在肉的成熟過程中,糖的變化最大(糖原變成乳酸),同時蛋白質的物理化學性質也發生變化,肌漿中的可溶性蛋白失掉可溶性,因此成熟肉的肉湯是清徹透明的,而未成熟的肉,其湯是混濁的。2.自溶過程:死后僵硬終止后,肌肉中的變化并不停止,即進入自溶過程。在這個階段中肌肉本身自溶酶的作用,使部分蛋白質生成水溶性蛋白質、肽及氨基酸等物質。肉變成柔軟多汁,組織結構細膩,滋味鮮美。從糖原分解至肉僵硬而自溶,這一整個過程就是肉的成熟過程。
肉的成熟所需時間與溫度有關,在O℃和80~85%的濕度條件下,10天左右可達到成熟的最佳狀態。溫度高則成熟的過程加快,如在12℃時經過5晝夜成熟即可結束。在18℃時需經兩晝夜,而在29℃時只需幾小時就成熟完畢。但溫度過高時由于微生物的活動,容易腐敗。所以在工業生產中通常是把啊體放在2~4℃的冷藏庫內,,保持2~3晝夜婕其成熟。
肉在成熟過程中,由于酸的作用,使膠原蛋白膨潤而變柔軟,在加熱時容易變成膠。因此,成熟后的肉比較容易消化。假如肉不經過成熟,則在人體內消化過程中必須消耗大量的熱能,而且其中的一部分不被消化而排出體外,使一部分有營養價值的食品無形中被浪費。經過成熟的肉和未經成熟的肉,其性質與風味有明顯差異。
- 相關文章:
水果、蔬菜的冷卻 (2013-9-4 16:16:19)
魚的冰鹽水冷卻法 (2013-8-31 15:28:15)
鮮蛋的冷卻工藝 (2013-8-28 12:42:11)
鮮蛋冷卻前的預處理 (2013-8-28 11:27:25)
禽肉的冷卻和冷藏 (2013-8-26 10:8:37)
先冷卻后凍結工藝 (2013-8-23 16:39:57)
肉的寒冷收縮 (2013-8-19 14:20:7)
肉的冷卻干耗 (2013-8-19 13:43:16)
國外的肉類冷卻工藝 (2013-8-18 13:35:40)
肉類冷卻的條件和工藝 (2013-8-18 13:18:38)
肉類冷卻的目的 (2013-7-18 12:35:3)
制冷技術在我國的發展2 (2013-7-17 12:33:34)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