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溶性維生素
水溶性維生素包括B族和C族兩大類維生素,過去稱為維生素B,是由米糠中提出并能治療腳氣病的粗制品。1.維生素B-(硫胺素,抗神經炎維生素):是發現最早的一種維生素,分子中含有氨基和硫,所以又叫硫胺素。硫胺素易溶于水,在酸性介質中能抗高溫(在pH3時140℃不降低活性),在堿性介質中加熱很快發生分解。硫胺素在植物中分布很廣,谷物種子中主要含于胚芽、外皮及糊粉層中,故精制的米、面中含量極少,據測每斤糙米含量為1.75毫克,而“精白米”只含O.25毫克。酵母、米糠、麥麩、黃豆、瘦肉(尤其是豬肉)、蛋黃及牲畜的心、肝、腎等食品中維生素B t的含量最為豐富,白菜、芹菜、花生、核果及楊梅中含量也多多,維生素B-的主要生理功用是促進體內糖的氧化,增進食欲,保持心臟、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缺乏癥即“腳氣病”。
2.維生素B。(核黃素):維生素B:是一種含核糖醇基的黃色物質,易溶于水,在光中不穩定,所以保存時應避光。維生素B z的分布不廣,在動物的肝、心、腎、瘦肉,乳和螃蟹、繕魚、蛋黃、酵母、綠葉蔬菜、黃立、玉米、小米、糙米、花生中含量較為豐富。
3。維生素B。(或維生素P P,抗癩皮病維生素,尼克酸):維生素B。就是尼克酸及其醯胺,廣泛存在于肝、腎中,麥芽、雞蛋、花生、有色蔬菜及酵母中均含有。禾木科植物的種子表皮中,如麩皮中含量很高,以lOO克干重計算,米糠中含96毫克,但在精米中僅含0.6毫克。
4.維生素B。(抗皮炎維生素):自然界已發現有三種不同的維生素B e,它們都是吡啶的衍生物,分別稱為吡哆醇、毗哆隧及吡哆胺。它分布很廣,在動物肝、腎、肉類、蛋乳和魚、酵母、米糠、花生、豆類、卷心菜中含量較豐富。腸道細菌也能合成維生素B e,故人類極少出現缺乏病,
5。泛酸:最初發現于米糠中;能促進酵母及乳酸桿菌生長。泛酸廣泛存在于生物界,在肝、腎、蛋、瘦肉、糖漿、花生、豌豆、菜花、甜I上f芋中含量較豐富,這種維生素腸道細菌可合成供人體利用,人類還沒有發現缺乏病。
6.生物素(維生素H或維生素B,):生物素廣泛存在于生物體內,一部分游離存在,多與蛋白質結合,許多生物都能自身合成。牛、羊的合成能力最強,腸道內細菌能大量制造生物素,故動物不易因營養不足而發生生物素缺乏癥。
7.葉酸(維生素B t-):葉酸最初由肝臟分離而得,后發現植物的綠葉和草類都含有這種成分,所以稱為葉酸。正常人體內含有一種復合酶,能水解葉酸復合體,使之成為自由葉酸。人的腸道細菌能合成葉酸,正常人很少有缺乏的可能。
8.維生素B t。(抗貧血維生素):維生素B。:結構復雜,含有金屬元素鈷,所以又稱鈷胺素,它是唯一含有金屬的維生素。動物肝臟含維生素B z。很豐富,肉、乳、蛋、魚、蚌、心、腎、酵母等次之,植物中幾乎不含維生素B。上述8種屬于維生素B族,此外還有對氨基苯甲酸,膽堿及肌醇。
9。維生素C(抗壞血酸):維生素C是一種六碳多羥的內脂化合物,在第二和第三個碳原子上有兩個游離的氫原子,故顯酸性。同時兩個羥基易被氧化,氧化的產物稱為去氬抗壞血酸(氧化型)。當有微量金屬離子(F e’’或C u’)存在時,氧化更為迅速。所以加工蔬菜、水果用的工具和設備必須用不銹鋼及搪瓷材料制成。溫度對抗壞血酸的氧化影響很大,通常在60℃以下隨著溫度的增高而氧化加速;60~C以上則氧化速度停止增加,在90~95~C時,氧化速度顯著降低,這主要是由于氧化酶的促進和揶制作用所引起的,因此,在水果、蔬菜烹調和加工處理時,應該在水煮沸后,再投入水果蔬菜,因為沸水能迅速破壞氧化酶類,從而防止維生素的氧化。在冷水中逐漸加熱,其通過90℃以下的溫度時間越長,維生素的破壞就越嚴重。在罐頭工藝過程中的預煮,其作用之~就是破壞水果蔬菜中的氧化酶羹。食品中含有維生索C較多的是水果和蔬菜。干菜、于果,谷類、豆類J_L乎不含有這種維生素。
10.維生素P(抗滲透性維生素):維生素P在水果、蔬菜中含量較多,含有維生素C的植物性食品中~般也含有維生素P,如鮮菜、檸檬、辣椒等。它能節制毛細血管壁的滲透作用,故又名滲透性維生素,一般不會出現缺乏癥。以上兩種屬于維生素C族。
- 相關文章:
肉的化學成分和營養價值 (2013-8-18 12:29:7)
微生物與水分的關系 (2013-8-16 11:32:54)
微生物在環境條件的控制 (2013-8-15 11:16:50)
殺菌和抑菌 (2013-8-14 10:58:35)
囪酶酌作用引起的食品變質 (2013-8-13 10:32:25)
酶的分類 (2013-8-12 10:20:56)
酶的命名 (2013-8-12 10:16:40)
各種因素對酶的影響 (2013-8-12 10:13:53)
酶的概念 (2013-8-11 10:8:15)
礦物質(無枧鹽) (2013-8-11 10:5:38)
食品中的多糖類 (2013-8-9 9:38:57)
食品中的單糖類 (2013-8-9 9:31:32)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