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的干耗
食品在冷卻、凍結、凍藏過程中都會產生干耗,但因凍藏時間最長,干耗問題更為突出。凍結食品的干耗主要是由于食品表面的冰結晶升華而造成的。在凍藏室內,由于凍結食品表面的溫度、室內的溫度和空氣冷卻器蒸發管表面的溫度三者之間存在著溫度差,因而也形成了水蒸氣壓差。凍結食品表面的溫度與凍藏室空氣溫度之間的差,使凍結食品失去熱量,進一步通過冷凍設備被冷卻,同時因為存在著水蒸氣壓差,凍結食品表面的冰晶升華,跑到空氣中去。這部分含有水蒸氣較多的空氣,吸收了凍結食品放出的熱量,相對密度減小就向上運動。當流經空氣冷卻器時,由于蒸發管表面的溫度十分低,該溫度下的飽和水蒸氣壓也很低,因此空氣被冷卻時,空氣中的水蒸氣也在蒸發管表面達到露點,并凝結成霜附著在上面。減濕后的空氣因密度增加就向下運動,當它再遇到凍結食品時,因水蒸氣壓差的存在,食品表面的冰結晶繼續向空氣中升華。過程就這樣,以空氣為介質反復進行,凍結食品表面便出現干燥現象,并造成重量損失,俗稱“干耗”。凍結食品表面冰晶升華所需要的升華熱是由凍結食品本身供給的,是間接由外界通過圍護結構傳入,冷藏室內電燈照射、操作人員散發的熱量等供給的。
對于某一種凍結食品和一定的凍藏條件來說,p和F值是一定的,所以升華的量主要由水蒸氣壓差的值來決定。當低溫冷庫的隔熱效果不好,外界傳人的熱量過多,凍藏室內空氣溫度變動劇烈,空氣冷卻器蒸發管表面溫度與凍藏室內空氣溫差太大,放人品溫高的凍結食品,凍藏室內空氣流動速度太快等情形都會使凍結食品中干耗現象加劇。升華干耗現象開始時僅僅在凍結食品的表面層內進行,而且由于冰晶升華后的地方成為細微空穴,大大增加了凍結食品與空氣的接觸面積,從而加速了過程的進行,在氧的作用下,食品中的脂肪會氧化酸敗,表面黃褐變,使食品的外觀受損,口感、風味、營養價值都變差,蛋白質脫水變性,食品的質量下降。
為了避免和減少食品在凍藏中的干耗及其所引起的凍品質量劣變,重要的問題是要防止外界熱量的傳人,提高冷庫外圍結構的隔熱效果。20世紀70年代先進國家就開始建造新型的夾套庫,把由外圍結構傳人的熱量Q,在夾套中就被帶走,不再傳入庫內,使凍藏室溫度保持穩定。如果凍品溫度能與庫溫一致的話,基本上不發生干耗。另一方面對食品本身來說,要加以包裝。
- 相關文章:
魚的冰鹽水冷卻法 (2013-8-31 15:28:15)
鮮蛋冷藏過程中的變化 (2013-8-29 14:40:15)
冷藏蛋出庫前的升溫 (2013-8-29 14:35:44)
鮮蛋的冷藏 (2013-8-29 14:33:8)
肉的氧化變褐 (2013-8-19 14:23:45)
凍結食品凍藏 (2013-8-17 12:15:59)
冷卻食品的冷藏 (2013-8-17 12:11:23)
食品的冷卻和凍結 (2013-8-17 11:53:55)
食品腐敗與溫度的關系 (2013-8-15 11:24:18)
微生物在環境條件的控制 (2013-8-15 11:16:50)
低溫貯藏食品的原理 (2013-8-14 10:44:1)
由微生物的作用引起的食品變質 (2013-8-13 10:26:41)
- 留言列表: